天一休閒民宿
住宿資訊
訂房匯款通知
優惠情報
網路相簿
鄰近景點
聯絡我們
訪客留言
商品介紹
線上付款
套裝行程
旅遊包車
交通指引
選 單
天一休閒民宿
住宿資訊
訂房匯款通知
優惠情報
網路相簿
鄰近景點
聯絡我們
訪客留言
商品介紹
線上付款
套裝行程
旅遊包車
交通指引
嘉義縣民宿053號
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
位在曾文溪上游的達娜伊谷在鄒族語言中有「忘憂谷」之意,全長18公里的達娜伊谷溪海拔高度約五百公尺,是一座具有生態教育意義的地方,此地是以保育鯛魚為主的生態園區。在這裡不僅有綠水美景的步道,還可以在溪谷中看到成群結隊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的鯛魚。每天在特定的時間還有鄒族的表演活動與傳統技藝的展現,是一個貼近鄒族文化與宣導生態保育的多功能園區。
奮起湖
奮起湖位於海拔1405公尺的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,奮起湖並不是湖泊,因該地三面環山,形狀有如畚箕,因此取名「畚箕湖」,後來取諧音「奮起湖」,奮起湖同時也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中途休息站。 對奮起湖來說「鐵道」與「老街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,早在阿里山公路還沒通車的年代,森林火車是人們到阿里山最主要的交通工具,從平地上來的火車都必須在奮起湖轉換車頭或休息,當火車抵達奮起湖車站時,旅人們的肚子也差不多餓...
天長地久橋
天長地久橋位於阿里山公路起點,沿著台18線,經觸口後約2公里即可看見。 天長地久橋分別為兩座不同的吊橋,高處的為天長橋,底處為地久橋,兩橋橫跨八掌溪,興建於日治昭和12年(西元1937年),而兩橋間的龍隱寺則為信徒為還願所建立的廟宇,廟宇祭祀著是濟公禪師,幾年前連續劇「濟公」也來此開拍。天長地久橋四周景致相當優美,相傳來此的情人們若攜手共渡二橋,便能天長地久、白頭偕老。
阿里山森林遊樂區
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,東臨玉山山脈,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,西靠嘉南平原,北界雲林、南投縣,南接高雄、臺南縣,其海拔高度為2,216公尺,面積1,400公頃,自省道台18線(阿里山公路)前往,您就會來到這個熱鬧繽紛的大自然樂園…… 阿里山,在當地有個故事,相傳二百多年前,一位名為阿巴里的鄒族酋長,隻身來此打獵,當他滿載而歸的同時,也不忘分享於族人,並常帶...
龍隱寺
嘉義境內的龍隱寺主祀李修緣師父,也就是俗稱的濟公禪師。龍隱寺中的濟公禪師原為邱氏家族家中供奉的神像,後經托夢告知欲在此地行醫濟世,因許多民眾受濟公禪師顯化,眾人捐獻還願繼而創建龍隱寺。寺廟前有座重達三千多公斤的手造天公爐,兩層樓高的廟宇也有許多精緻的雕刻、彩繪與交趾陶裝飾,色彩豐富又不失莊嚴。龍隱寺管理委員會將信眾所捐獻的香油錢實際回饋於鄉里,贊助義警巡守隊、補助弱勢團體經費以及用於救災等,相當受...
中華民俗村(已歇業)
※本景點已於2010年歇業,目前不開放。 位在嘉義縣的中華民俗村前身為吳鳳紀念公園,佔地十二公頃,是一座以閩南式建築的主題樂園,園區內有充滿中國風情的建築,也有歐式花園,形成特殊的中西文化融合。中華民俗村打造了許多主題區,包括阿里山哇莎米館、孔雀擺尾造型花園、吳鳳傳說蠟像館與月下老人廟等,還有許多適合小朋友遊玩的遊樂設施,水上舞台、室內劇場與海盜船室外表演場也會有不同的駐...
大凍山國家步道
海拔高度1976年的大棟山國家步道位在奮起湖風景區內,是一處於民國七十五年時闢建的登山步道,近年來更陸續設置涼亭與導覽解說牌,成為完善的國家步道公園。步道有多處登山口,並有三種不同路線的步道,民眾可依造自身的體能狀況來選擇。步道的最高處有三百六十度視野的景觀亭,可俯瞰玉山、草嶺與曾文水庫的美景,沿途也有許多優美的景致,包括擁有貝殼化石的明月窟、宛如流星雨般的流星崖以及石獅象、石星花等鬼斧神工般的自...
隙頂風景區
早期此地的原住民從兩座山谷的狹隙進出諸羅城(嘉義舊稱),因此這裡就被稱為「隙頂」,是一處擁有絢麗雲霞的山岳風景區,這裡也有種植許多茶葉與蘭花等高冷蔬果植物,是阿里山主要的茶葉產區。隙頂風景區擁有海拔1150公尺雲霧繚繞的象山,可俯瞰嘉南平原、曾文水庫與玉山主峰的二延平山步道,以及傳說只要情侶走過便能白頭偕老的天長、地久橋,眾多景點等著您來細細探訪。
吳鳳故居
吳鳳故居初建於清康熙三十四年(西元1760年),為傳統的四合院構造,建築較為簡單樸實,屋內供奉有吳鳳塑像、生前遺物與牌位,正廳供有吳鳳騎馬的塑像。吳鳳曾擔任阿里山社蕃通事,是代表當時政府與原住民交涉的角色,時間長達四十八年之久,後遭當時原住民殺害,是一位擁有正反兩極評價的歷史人物。
吳鳳紀念公園
吳鳳紀念公園位在新中橫公路旁,外觀為傳統的閩南式建築,園內則是中華樣貌的庭園造景,庭園的牆上有著多種圓形、葫蘆型與八角型的通道口,相當具有巧思,整座建築為國際級的建築師漢德寶教授所設計。這裡立著刻有「義人吳鳳殉難處」的石碑,還有吳鳳生平的事蹟雕像,是民眾到嘉義時可休憩的景點。
吳鳳廟
位在嘉義縣的吳鳳廟早期稱為「阿里山忠王祠」,創建於清嘉慶二十五年(西元1820年),正殿供奉著吳鳳公的神位,並且懸掛有「人必有勇」的匾額,左側為吳鳳史蹟陳列室,後殿則為吳鳳成仁的事蹟,目前樣貌是於民國四十年時擴建後的模樣,為國家三級古蹟。吳鳳廟的建築主體精緻,外牆以朱紅色為底,石雕與剪黏皆具有水準,歇山式屋頂與燕尾式屋脊都相當華麗。